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点任务。2022年5月以来,酒泉市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紧紧围绕建设河西走廊城市群中心城市战略定位,率先在瓜州县、肃州区、玉门市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着力破解部分事业单位机构重复设置、职能分散交叉、编制资源使用效益不高等体制机制突出问题,不断优化事业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完善职能职责体系,激发事业单位活力,提升公益服务能力,为推动新时代酒泉市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提供有力的机构编制保障。
严密组织 科学设计 高位谋划蓄“势能”
酒泉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改革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充分发挥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一是形成“市委主导、编委主抓、县级推动、部门联动”的组织体系。酒泉市委将县市区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作为事关全市发展大局的政治任务和持续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来设计考虑,以改革之“进”促发展之“效”。市委书记亲自指示市委编办主动请缨全省事业单位改革“首战”任务。市委多次召开常委会议和专题工作会议对改革工作统筹安排部署。涉改县(市、区)认真领会改革精神,一把手”亲自挂帅,常委部门牵头推进,制定切合实际的改革方案并提交市委编委审核,经市委编委审核批复后第一时间召开改革试点工作动员会,提出具体的改革推进实施方案,明确改革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组织、编办、人社、财政等编委成员单位协同合作,各涉改部门积极参与,形成强大改革势能,确保改革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二是遵循“试点先行、分批实施、成熟一个、改革一个”的基本原则。针对县(市、区)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涉改面大、牵涉人员多、社会关注度高等特点,酒泉市委提出了“试点先行、分批实施、成熟一个、改革一个”的基本改革原则,明确改革按照“前期准备、方案制定、报批审核、动员部署、培训指导、三定审定、人员转隶、机构运行、督查评估”9个步骤推进,避免改革因准备不充分做成“夹生饭”。首先选择改革意愿强烈、条件成熟的瓜州县先行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又完成肃州区和玉门市的事业单位改革,今年将实现县市区事业单位改革全覆盖。在改革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对一些改革中出现的特殊情况反复研究、一事一议,提出合理意见建议,共同研究确定解决办法,做到了既符合改革要求,又回应部门诉求,增强部门改革的主动性,形成上下双向发力推动改革的强大合力。
三是明确“结构优化、机构组建、职能重塑、资源配置”的政策支撑。市县两级建立“2+1+4”政策保障体系,切实保障了改革各个环节相互协同,整体推动。一方面,酒泉市委编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制定了2个政策保障性文件:一是经市委深改委会议研究通过的《关于深化县(市、区)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这一改革统领性文件,文件明确了总体目标、主要任务、组织实施等内容;二是经市委编委会研究通过的《事业单位改革政策口径》,《口径》明确了操作层面10个方面的具体措施,对部分改革任务提出了量化要求,同时对改革尺度要求留有“余量”,只规定上下限,不苛求“精准度”,坚决反对搞“一刀切”。另一方面,涉改县(市、区)制定了“1+4”改革推进框架体系:“1”是县市区结合县域实际提出并经酒泉市委编委审核批复的《xxx县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方案》,“4”是由组织、编办、人社、财政等编委成员单位分别研究制定班子配备、编制精简、人员分流安置、财务资产清理等配套政策。
因地制宜 服务发展 重塑再造提“效能”
涉改县市区牢牢把握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改革。通过改革,瓜州县涉改事业单位由106家减少到67家,精简比例36.8%;规范机构名称6个,调整事业单位隶属关系的20个。肃州区涉改事业机构由108家精简至76家,精简比例29.63 %;规范机构名称15个,调整事业单位隶属关系的6个。玉门市涉改事业机构由119家精简至79家,精简比例33.6 %。规范机构名称12个,调整事业单位隶属关系的26个。
一是围绕发展所需,在优化布局上下功夫。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导向,以优化结构布局为重点,按照“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的原则,推进事业单位机构功能再造和整体效能提升。撤并整合一批。对空编无人、有名无实的,或已经完成承担的阶段性任务的8个“空壳”事业单位进行了清理撤销,对规模较小、设置过于分散、公益职能弱化的59个“小散弱”事业单位,通过合并、撤销、合署办公等方式进行整合。如撤销了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基本药物配送结算中心,肃州区乡镇卫生院财务结算中心、肃州区城市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办公室等机构。巩固加强一批。围绕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领域、新时代发展需要、重大项目设施建设等方面成立服务保障性机构。普遍设立了教育、民政、司法、卫健、医保、城乡建设、水利、粮食和物资储备事务中心。为人大、政协、纪检、党委办、政府办、政法、统战等设立副科级以上事业单位。理顺规范一批。对机构名称不规范、隶属关系不合理的机构进行了理顺调整。如玉门市将民治党派办公室更名为民族宗教事务中心,肃州区将洪临罐区水利管理局更名为洪临罐区水利事务中心等。通过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的机制,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如玉门市就业服务中心和劳动服务中心实行合署办公。特色设置一批。根据县域地方特色和产业发展需要,涉改县市区在改革中保留或设立的相应机构,如肃州区立足制种产业发展,设立种植产业服务站,玉门市为促进推动第三产业发展设立了第三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等。
二是聚焦履职效能,在系统集成上下功夫。坚持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聚焦机构职能配置,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从系统性整体性变革考量,对民政、交通、市场监管、农业农村、住建、自然资源等“大口”领域大幅度整合,平均精简比例达到50%,如玉门市将农业农村局原有的15个下属事业单位整合为4个,将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供热燃气等分散在4个事业单位的职能整合到同一个事业单位。从支撑经济发展的角度考量,涉改县市区普遍采取组建服务机构,提高机构规格,增加人员力量等方式对发改、工信、财政、能源等部门进行加强。从履职关联性考量,肃州区、瓜州县将园林绿化和城市环卫两个机构整合为到同一机构,瓜州县、肃州区将地方史志编纂与档案管理相关机构采取合署办公的方式进行了整合。从职能相近性考量,瓜州县跨部门整合食品药品、质量技术、农畜产品、林果产品、粮油、饮用水等7个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的职能,设置县综合检验检测中心;玉门市将食品药品、市场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等3类检验检测职能机构整合组建了玉门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
三是锚定改革目标,在促进融合上下功夫。坚持把机构重组到位、人员融合到位、履职尽责到位作为是检验事业单位改革成败的标尺,始终致力于将改革优势转化为工作效能,推动改革由“形”的重塑向“神”的深化,形成“神形兼备”的体制机制。全面做好135个涉改单位“三定”修订工作。在“三定”规定修订过程中,坚持工作职责上下对应的原则,认真落实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按照权责一致、有权必有责的要求,精简高效设置内设机构,不统一要求上下对口,切实推行职责有机统一、运转协调高效的大股室制。通过重新修订“三定”规定,达到全面、具体、清晰、准确地界定部门与下属事业单位承担的主要职能职责,建立完善权责清单,切实理顺所属事业单位与部门之间的职能职责关系。适时启动了各部门班子运行、科级干部履职情况分析研判,为涉改机构领导调配下好先手棋,选好配强领导班子。组织、编制、人社部门提前介入,了解掌握涉改单位领导干部思想动态,针对干部思想顾虑、个人去留、职级待遇等焦点问题分析研判,制定人员划转方案。坚持公开公正、一把尺子量到底和“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涉改的事业单位干部及时按计划划转到位。
盘活资源 完善机制 创新优化挖“潜能”
按照“县级统筹、保障重点、动态调整、周转使用”的基本思路,突出“控编、规范、优化、挖潜”举措,深挖编制“潜能”,抢抓改革“红利”,加大统筹力度,创新管理方式,盘活用好编制资源,着力解决“有编不用”和“无编可用”并存的问题。一是“扩容”周转池。通过改革,瓜州县盘活事业编制130名,肃州区80名,玉门市77名,各县市区将盘活编制全部注入事业编制“周转池”,保证周转池“蓄水量”,县市区机构编制部门负责周转出编制的统筹使用管理,进一步提升了机构编制资源的集约利用效能。瓜州县在事业编制周转池中单列存量100名事业编制的“人才招引周转池”,有效保障了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引进用编需求。二是完善运行机制。建立编制使用研判制度,定期开展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评估结果作为机构编制调整优化的重要依据。建立与职责任务变化相一致的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实现跨部门、跨领域统筹调配。瓜州县研究印发《关于建立瓜州县事业单位周转编制管理使用制度的通知》,建立“周转池”编制定期回收机制,明确周转编制使用周期为1-2年,健全完善“基本编制+周转编制”制度,将编制“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确保周转编制“有贷有还”,实现编制存量集约化科学管理。三是加大调配力度。坚持以“强工业、强县域、强科技”行动为主线,注重推动机构编制资源向改革的突破点、发展的增长点、民生的关切点倾斜,深入挖潜现有机构编制资源。比如,针对教育布局调整,中小学校和公办幼儿园增加的趋势,在实现教职工编制达标的基础上,将超出达标标准的编制数继续明确由教育部门使用。玉门市调剂109名事业编制,补齐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缺口。肃州区制定《挖掘潜力用足用活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资源若干措施》,全面推行教职工编制“区管校聘”机制,强力推行集团化办学,有效盘活教职工编制资源,并为义务教育、交通运输、招商引资、基层一线等重点领域新增事业编制30名;瓜州县为市政园林和环卫中心增编到13名,为卫生健康事务中心核增编制13名。
事业单位改革是一场深刻的体制机制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改了之,一劳永逸。从改革试点的成效来看,酒泉市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对公益服务的新需求、新期待,以改革创新思路和举措,针对事业单位沉疴积弊,通过优化布局结构、压缩规模数量、完善制度机制、强化公益属性、提高治理效能、统筹资源调配等举措,解决了一部分历史发展进程中沉淀下来的体制机制问题,进一步激发了事业单位活力和创造力,促进新时代公益事业平衡充分高质量发展,涉改县市区事业单位设置更加精干协调、职能配置更加科学合理、权责界定更加明确清晰、机构运行更加顺畅高效,为全面深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打好了坚实的思想认识、制度保障和组织架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