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玉门市委编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双创”工作,优化资源配置,释放机构编制效能,为推进全市教育事业高质量优质均衡发展提供坚实的体制机制保障。
1.动态调整,守好教育发展“基准线”。市委编办立足教育发展实际,会同教育和人社部门,实地了解学校布局、生源、班额、师生配比等底数,结合出生人口数,对全市生源变化情况进行测算,按国家标准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在现有编制达不到国家标准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多渠道统筹调剂事业编制121名,圆满完成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达标任务。坚持全市“一盘棋”思维,针对城乡间、学校间、学段间编制配置不均衡的问题,完善编制统筹。将用编自主权充分下放给教育局,考虑现有教师数、学生数、班级数、近几年学生变化情况、及人口分布和地理位置、学科结构、教师负荷、城乡差别等因素,在严控总量的前提下,进行动态调整,并适当倾斜于偏远乡镇,做到有增有减、有上有下,切实提高编制使用率。对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实行专项管理,严禁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挪用到党政机关及其他事业单位,坚决独绝长期借调、借用中小学校教职工情况发生。
2.加减并举,构建教育发展“新格局”。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求,统筹谋划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设置。一是撤销学区设置。为适应学区与学校一体化运行,学区职能大幅弱化的形势,将玉门镇学区、花海镇学区、赤金镇学区、下西号镇学区、黄闸湾镇学区、清泉镇学区、柳河镇学区等7个副科级学区及柳湖镇学区、六墩镇学区、团结学区、饮马学区、黄花学区、官庄学区等6个股级学区全部撤销,学区管理的学校统一更名为XX镇学校,隶属玉门市教育局管理,核销副科级领导职数7名。二是取消幼儿园行政级别。针对幼儿园级别不同,发展不均,教师交流难度大等问题,将玉门市油城幼儿园、第一幼儿园、第二幼儿园、第三幼儿园副科级设置全部取消,核销副科级领导职数4名,全市7所公立幼儿园全部完成“去行政化”,进一步理顺了幼儿园管理体制,促进了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是调整小学校机构规格。将玉门市第三小学和玉门市第四小学机构规格由股级调整为正科级,撤销玉门镇、清泉乡、昌马镇三个小散弱学校,并入玉门市第三小学和玉门市第四小学。至此,城区内4所小学校行政规格、办学规模、师资力量达到基本均衡。结合民族乡镇少数民族学生多、学生基数大、师资力量相对不足等实际,将玉门市小金湾乡学校和玉门市独山子乡学校机构规格调整为正科级,并在每年的用编进人计划上予以倾斜,助力学校在项目申请、基础建设、引才留才等方面增加优势、提升档次。
3.多管齐下,激发教学队伍“新活力”。坚持“健身”与“瘦身”相结合,通过多种途径加大教师补充力度。一是科学制定用编进人计划。综合考量各学段增减变化趋势、教师自然减员等情况,在安排用编进人计划时,优先向生源高峰年段倾斜。积极补充年轻教师力量,通过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多种方式补充教师。二是推动中小学教师有序流动。坚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控制、动态调控”原则,会同教育部门,全面落实“县管校聘”,根据学校布局调整、城乡区域人口流动、学生规模变化等情况,在严控总量的前提下,健全完善教师交流制度,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进一步破解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结构矛盾、供需矛盾。三是用好政府购买服务。深化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推行教学辅助和工勤人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予以保障,空余编制主要用于补充教师,不断压缩使用编制的非教学人员比例。四是提高编外教师待遇保障。将现行的农村公办幼儿园编制外教师生活补助由每人每月1000元增加到每人每月3000元,使农村公办幼儿园编制外教师人均月工资达到4709元;为市直幼儿园编制外教师每人每月财政发放生活补助1000元,其余部分由市直幼儿园自筹资金,使市直幼儿园编制外教师人均月工资达到4709元。为稳定幼儿园教师队伍,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奠定了坚实基础。